上回我有针对我如何翻译视频部分发了一篇长文来说明,不过因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信息其实已经“过期”了。于是我就利用这次网站改版的机会,重新叙述一次当前翻译视频的整个产出过程。

(借用Jay惯用的开场白一下)如果你们喜欢的话,那么坐稳了,我们开始啰!


第一步:下载材料

凡事都有起头,既然要翻译视频,不把需要的材料(视频与封面)下载下来,难道要无中生有吗?

  • 母片:翻译字幕最终会与之整合。
  • 封面:发布时要使用的图像文件。

这些素材我现在是使用一台闲置的Ubuntu主机来下载、暂存的(不是这个网站所在的主机,不是)。具体操作流程就交给接下来的“看图说故事”了。

  1. 首先使用PuTTY连接到那台闲置的Ubuntu主机(也就是用SSH协议去连接、操作)
  2. 然后运行getmedia这个指令(我自己写的)
    这里是选择要从哪下载视频,有油管与B站两处;我一般是选前者,所以输入youtube(截稿时已经可以略过,它会默认选择油管)
  3. 然后再粘贴YouTube的视频ID号,就是YouTube视频网址“watch?v=”后的那一串乱码
  4. 由于我这个指令是可以选择要下载视频、音频和封面图像的,所以要在这里选择。
    其中视频可以同时将封面图像下载下来,cover这个参数是为了之后封面文件遗失的时候可以直接单独下载一个来用,而不需再下一次视频。
  5. 然后跳接给专用的指令(一样是我写的)去处理;首先会询问文件名称
    文件名我有一套不成文的规范:
    1. 病娇大使的视频:yansim-视频主题简易描述
    2. Jay的视频:KS-系列代称-编号/主题描述
  6. 这里是问是否要下载封面图像,默认是不下载(考虑到可能会有视频文件丢失,但封面文件仍在的情况);这里键入y,表示要下载
  7. 列出当前所有可下载的视频格式,接着要输入的是最左边的三位数字+140,分别是视频与音频流
    先前我并不知道youtube-dl可以查看和选择要下载的视频质量,所以下载的视频都是自动选取22开头的那一项。
    那么问题来了:视频格式都指定了,为什么还要再指定音频格式?请看上图298那一行,其中包含了“video only”字样。这是说明它“只有视频流,没有音频流”,所以才要额外选择一个音频流,让它下载后自动合并成一个完整的视频文件。

  8. 选完后就放着让它忙了;下图是它下载视频时的信息。
    下载完之后,由于我在该主机上有设置Samba(让Linux可以实作网上邻居功能的软件),我只要透过网上邻居就能把文件取来了。

以上就是第一步的过程;接下来就是第二步。


第二步:听打英文字幕与翻译

视频与封面在上一步已经拿到了,这一步就是正式开工了。首先有请字幕组的老朋友Aegisub:

接着导入视频、加水印,然后开始漫长的听打与翻译的旅途。。。(这里上的中文字幕都是繁体中文)

上图(和下图)的水印位置是旧的,当前视频的水印都是位在顶部。


上完字幕后,接着就是校对了。下面用的是PotPlayer,可以确实呈现最终完成的视频样式。

除了PotPlayer,我也有用过VLC。但是有个缺点:要修改的话必须将正在播放的视频停止。PotPlayer不需要,在改了之后让它重新加载字幕,就会显示修正后的字幕了。

2020/4/13更新:近期我发起了字幕共同校对计划,主要就是征求网友帮忙我再对字幕做额外校对。因为光我自己校对,总会有几个小错漏和“不知所云”的地方(重点在于后者);有其他人帮忙的话,至少还可以深入求证这些地方。这在以往可就没法咯!

如果中国大陆的朋友也有意帮忙的话,欢迎在视频下方、网站留言区等处告诉我。我会去注册一个WeChat(即微信)账户来作为联系之用。

字幕确认过没有错误,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繁简转换与压制

在我开始经营B站之后,除了病娇模拟器的游戏视频之外,所有我翻译的游戏视频都会额外多一个步骤:繁简转换。
考虑到中国大陆是以简体字(或称“简化字”或“规范汉字”)为主,加之字幕中的用字遣词基本上都是以台湾道地的为大宗。这对于中国大陆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状况(就是不知道为什麽要这麽翻之类的)。

为此,我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字幕完全转换成简体中文,并将字幕中的特定用语替换成大陆惯用的口吻。例如影片,我会把它改成“视频”。
这里我使用的工具不外乎就两个,一个是大家象是打论文、报告什麽的的好朋友:Word;另一个就是ConvertZ这个小软件。这两个软件都可以帮我把一长串的字幕,从繁体中文转换到简体中文。

转换并校对完成后,剩下的一个步骤就是压制视频了。这部分我和第一步的下载素材一样,用的是那台闲置的Ubuntu主机。
为了它,我特地写了一个命令稿,整个运作过程大致如下:

  1. 检查源文件(视频与字幕文件)
  2. 设置输出文件后缀(中英字幕是ENCH(S/T),S/T分别表示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
  3. 设置于完成时是否发信通知以及自动关机(因为它并非常开)
  4. 以下就放着,让程序自己去干活…
    1. 复制文件到暂存目录
    2. 运行ffmpeg,开始压制
    3. 移动完成的视频文件到指定位置,让我可以取回文件
    4. 依上面3.的设置决定是否发信及关机

现在的版本经过我的改良,已经可以一次就产出繁体与简体字幕的视频。以前我得重复运行两次这个指令才行,现在只要一次就能满足。最后我也会对这个指令稍作说明。

操作画面基本上跟第一步差不多,差别在于画面的消息不一样而已。截屏我就偷懒不放了。


最后的步骤:上传发布

到了这一步,终于可以把视频上传上去娱乐大家了…且慢!还有封面呢!
封面的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原视频封面加上原作者与译者的名字跟大头贴,其他就是集数跟系列名称,就完工了。

下面说明一下视频的发布过程(就油管部分做说明,繁体中文版网站有较多细节说明):

  1. 打开视频上传页面,选好文件然后走你
  2. 填上标题、简介、标签,选好封面文件等等
  3. 设置发布时间:发布时间我在网站上有说明,此处就不赘述了。我之所以要设置这一项的原因,如下面两点:
    1. 提供缓冲时间,如果上传後发现有错误,可以在发布前及时以修正过的版本替换(B站可透过上传第2p,然后把前一p删掉来替换;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可以,建议油管可以跟进)。
    2. 将视频结尾要放上的卡片元素(原片链接、系列视频列表,频道链接等等)在发布前放上去。其实在发布之后还是可以追加,但我个人是习惯事先放好就是了。
  4. 在这里发一个最新消息文,包含视频搬运文件名称等信息。原则上繁中网站的最新消息会先于简中网站更新,不过不会间隔太久。

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大家在看到视频的时候,直接就有高清的选项可以选(不用等)。如果上传完就发布的话,因为刚上传的视频只有低清(或流畅)的选项,需要等一下下才会有高请的选项。
不过这个部分是不是这样,我个人是不得而知的,因为我一般是不会在上传完视频之后就马上发布的(除非手残),都是事先定时发布。简单来说,大家在我的频道上看到的视频,也许是在当天下午的时候就上传,也有可能是数天前就上传好的了。


第一步的视频下载与后面的视频压制命令

抓片命令是我使用Linux的shell script编写而成的(类似于Windows的“批处理文件”),用于运行youtube-dl和wget这两个程序,分别将视频文件与封面图档下载下来。

有了这个命令稿,我在下载视频与封面的时候就省时省力多了,至少不用去键入一长串的命令,或者是用有提供类似服务的网站来下载(有时候还得应付不请自来的广告,这些广告真的很恼人)。

除此之外,我也可以透过它下载到我所想要的质量的视频(比如720p、1080p,60fps的视频);初始版本没有包括这一功能,因此所下载到的视频不管原片最高质量如何,一律都只有720p、30fps。
 
关于视频压制指令,我也是使用同样的手法编写的,用于运行ffmpeg这个程序,把字幕嵌进视频里。
这个动作我也是可以利用主力电脑来完成,但是…要这麽做的话,我可是什麽事都做不了的(电脑卡顿得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利用当时用来跑网站的主机来兼差压影片(现在是用另一台当NAS用的主机),并且写了这麽一个指令来进行这个任务。
 
这个指令经过我数次的改良,现在可以同时输出简中字幕与繁中字幕,还能够在完成的时候发信通知我及关机,实用性非常高。

以上就是我近期制作游戏视频翻译的过程解码,这次由于介绍得比第一次来的详细,加上有大量配图,所以篇幅较长。
总之就是感谢各位客官们的观看,让大家能了解视频翻译的不易。喜欢的话欢迎将我的频道、网站什麽的分享出去,让大家告诉大家吧。
 
(之后我会针对原创游戏视频部分再撰写一篇专文,介绍整个产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