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关于在2021年初发布的翻译版"When will Yandere Simulator be Finished? When's the Crowdfunding Campaign? When's Amai?"视频中,病娇大使所展示的一系列群募活动的各阶段目标之全中文翻译。
单独释出这篇文章的目的
一般来说,视频中的文本我是会在完成视频口白翻译(就是底下那两行中英字幕)之后,再用Premiere Pro单独为它们加上翻译字幕(早期是使用Aegisub加的;后面我会说明为何会有此改变)。不过,因为这部分的篇幅非常大,直接加字幕上去反而不好看,且可能会拉长后制时间。所以,我就决定直接把这些内容单独翻译并放在这里,以免各位看片时觉得信息量太大而消化不良。
那麽以下就开始正文了。
声明:以下图片均来自所指明的那支视频。
目标:几乎最小的预算
保障游戏的未来发展
病娇模拟器需要许多动画与配音才能完成。理论上这可以仰赖志愿者们抽空制作资源来达成,但为了加速游戏开发时程,聘请专业人士全职工作总比仰赖志愿者们帮忙来的好。
动画
每个情敌的过场动画与解决手段都需要丰富的新动画。如果我被迫只能使用迄今所拥有的资源,则游戏品质会相当的“乐色”。
配音
每个情敌以及游戏中的角色们应该具备完整配音的对话,包含过场动画里的对话以及游戏内对话在内。
延伸目标1:新的程序员
加速开发
贡献病娇模拟器非比寻常的长的开发周期的最显着因素之一就是:首席程序员同时也身兼整个项目的编剧、导演、制作人、经理。如果游戏编程的职责能够移交给其他人的话,病娇模拟器的开发速度将会突飞猛进。
代码重构
新任程序员不只是要负责编写未来的游戏代码,还需要对游戏现有的代码做修改,并针对任何低效或不尽理想的部分做优化。
延伸目标2:更佳的美术资源
对游戏进行“整容”
病娇模拟器当前的图形并不能与其他当代名作相提并论。拥有了足够的预算,就可以聘请一群3D美术设计师来改善/完全重制病娇模拟器的美术资源,使其提升至符合其他当代游戏的水平。
新模型
病娇模拟器在过去6年所使用的人物模型原本都是从Unity资源商店买来的。虽说利用从商店购买的资源制作成可贩售的游戏是完全合法的,但是使用完全原创的人物模型会更好。
更高质量
当前病娇模拟器的许多资源都是由在学生和新手制作的。虽然我很感谢他们的贡献,但是若能使用专业质量的资源来构成游戏的话会更好。
延伸目标3:女性前辈(学姊)
一个最多人要求的特性
打从病娇模拟器开始开发之时,其中一个最多人要求的特性就是能够追求一位"学姊"而非"学长"1。这麽做将需要大量的新配音,以及将许多针对男性人物骨架设计的动画重新定位至女性人物骨架上。
延伸目标4:男性主角
机会平等的谋杀
另一个多年来许多人要求的特性就是可以使用男性主角而非女性。作为任何其他与性别有关的特性,这将需要录制许多新的配音,且许多动画都需要重新定位。
延伸目标5:1980年代模式
妈妈的模拟器
病娇酱的妈妈Ryoba Aishi也是一个病娇女孩,且在她年轻时追求她未来的丈夫(译注:也就是病娇酱的爸爸)的过程中除掉了许多情敌。在1980年代模式下,玩家将可以体验Ryoba Aishi在1989年的故事。
延伸目标6:多平台版本
前进多平台
过去6年来,病娇模拟器都专注于Windows平台。这是因为为多个平台开发游戏的成本太高了。拥有较大的预算,病娇模拟器将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发行。
Mac和Linux2
病娇模拟器是使用Unity游戏引擎开发而成的。要产出Mac与Linux版的病娇模拟器,其实按个按键就行了,只是病娇大使并没有Mac或者Linux的电脑,因此无法在这些平台上修复任何错误。
移动设备
理想上来说,病娇模拟器应该也可以在移动设备,象是iPhone上玩的。可是病娇模拟器是一款非常高级的游戏,要让它在移动设备上运行大概不可能了。
延伸目标7:统治世界
就如计画那样
这是我一开始真正的计画。你以为病娇模拟器仅仅是一款游戏而已,但是实际上,它其实是一个以控制整个世界为终极目的的伟大计画的第一步。
新的世界秩序
在我完美的领导的无限智能之下,人类将被带领进一个成长与繁荣的光明新纪元。一切形式的痛苦与苦难将不复存在,地球将成为一个天堂般的乌托邦。战争、全球暖化与饥饿问题将化作遥远的记忆。
最后的正义
在网络上的每个曾对我酸言酸语的人都将得发给我一个写着"我真诚地为网络霸凌的行为道歉"的信息,
脚注:
- 我都是将senpai一词翻译成"前辈",就是因为这个词能同时包含男性与女性,而不用在"学长"与"学姊"之间跳来跳去;另外,senpai一词在日文中是写作"先辈",翻译成中文就是前辈。
- 其实要有一台跑Linux系统的电脑很容易,一般能跑Windows的电脑就可以跑Linux了;再者,Linux绝大多数的发行版都是免费的,而且有的版本被设计的对新手很友善、很容易安装,且也适合玩游戏(例如很热门的Ubuntu,只要有关驱动程序都有确实打上)。当然前提是你要会用,不会的话也是白搭。
至於Mac的话,要嘛就是斥巨资买一台Mac电脑(iMac或MacBook之类的),要嘛就是搞个黑苹果(很麻烦且有法律问题,老实讲不建议)。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何我会在翻译中使用Premiere Pro?
先前我是不管底下的字幕还是视频中的文本,甚至是顶端水印,都是用Aegisub一次上到位的。另外因为我除了翻译以外,也有在隔壁频道连载Criminal Case的剧情视频,那些视频就全都是用Premiere Pro进行后制了。
我之所以会额外用Premiere Pro来进行翻译,是因为我希望“针对视频中文本的翻译字幕可以99.9%与视频同步(要求100%不切实际)”。而Aegisub在这方面,我觉得很难做到;但在Premiere Pro上,因为我可以轻而易举的逐帧搜寻视频,也就可以很精确的定位字幕的开始与结束点。所以,我在这次翻译病娇大使这一系列视频之时,尝试使用这一方法来处理这部分的字幕翻译。顶多就是最终视频输出时,除了先前给ffmpeg运行一次以外,再加上丢给Adobe Media Encoder(简称AME)渲染一次这样子(ffmpeg负责中英字幕部分,AME负责视频文本翻译及水印的部分)。
之后翻译Jay的视频也会采用这个形式吗?
其实我觉得效果害满不错的,也不会比Aegisub差。所以之后翻译Jay的视频时,我打算继续采用这个形式了。已经完成翻译的视频就维持原状,不再处理;还没有完成并上传的视频,在此之后会全数改用此形式。
最后再多嘴一句:未来我会抽空修改翻译流程说明的内容,以反映这一改变。